服务热线:029-87580080 欢迎访问陕西省周易研究会官方网站!
易医养生

佛教中的医学和医药

发布时间:2023-06-20 23:11:57

佛门医学源远流长

在佛门中,有尊专门行医的佛,叫药师佛。相传,药师佛以“除切众生痛苦,治无名病疾”为普度众生、帮世人脱离苦海的首要目的。药师佛在12大香愿中说“除病安乐”,意思是患有各种重病的人,听到他的名号后,可消除切病痛。

药师佛身边两大护待分别是“药王菩萨”和“药上苦萨”,也叫“日光菩萨”和“月光菩萨”,与药与佛并称为“药师三尊”、“东方三圣”。

佛教世界中专门有尊主管医学的佛,说明佛教对众生的疾病非常重视。事实上,佛门中的“五明”也就是5种必修功课中,就有一项叫“医方明”,是每个僧人都必须修习的,为的就是在普度众生的过程中,也能参与解救人们身体痛苦的实践。

疾病是人类最“苦”之处,直接作用于人的身心。教人脱离苦询,首先要脱离身病的折磨,所以,佛教有“救人命胜造七级浮屠”之说。佛教弟子通过治疗身病、普及医学知识来广播佛教学说,在这一过程中,也使得佛教医学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发展。

佛陀称大医王,以疗治众生心病为己任。就此而言,佛教所提供的医治众生心病的方案一全部佛法的教理行果体系,都可看作广义、深义的医学。所以,可以说大部分佛经实际上都是医书。实际上,与存在一尊专门治病的药师佛一样, 佛经中也有具体讲述医学的著作,比如《医经》、《配方百论》等,都详细介绍了许多治病的方法,而且,现代医学的许多治病方法也由此而来。除了佛经外,很多高僧也写过专门针对身体疾病的医学著作。比如,西晋高僧法开著有《议论备豫方》,他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门医家:东晋支法禅师著有《申苏方》,南北朝惠义禅师著有《寒食解杂论》;僧深著有《僧涤药方》:县鸾著有(调气治疗法》和《疗百病杂丸法》,唐朝的鉴真著有《鉴真上人秘方》。以上著作对于当时的僧医治病救人起到指导性作用。

史籍中还记载,浙江的竹林寺撰有妇科专著十余种,其寺僧人还曾进宫诊病,至清来已绵延107世。而陕西法门寺有一方医碑,上刻有63个妇科疾病的药方,并说,“远近知者,对症服药,无不应手面愈”.说明这此方子在当时确有医学功效。河南龙门石直远近闻名,其中除了石刻艺术,还有个“药王洞”,里面存有我国最早的石刻药方,现今整理出118方。

除此外,佛医还甚为重视对于病人的护理,让其身心皆得到充分的安慰。比如《四分律》中,就有很具体的办法。而且很有科学价值的是,它不仅提出对病人护理的方法,还提出这是了解病情发展最佳途径的医学思路。

在佛教医学的著作中,除了将治病救人、保佑苍生视为已任,更囊括了极其丰富的医学思想。比如,佛医要求修行者身心双修,注重由内而外的调治身病,并用心法来提高身体免疫力。它强调身病心治,提出只要气于血通畅,身病自然就会痊愈。可见,在这些医经中,不但有治病良方,更有健身的养生办法,其效果与现代医学相比,也有其独特价值。

天下无一不是药

在佛教哲理深邃的经典中,很少有对某一学科专门的论述。 比如,佛经中很少专门提到医药,即使提到,也大多是宏观的理论,但我们可发现其中涉及到很多具体的应用方法。

檀香:比金子还贵的珍贵药材

据记载,佛在王舍城时,拘萨罗国王子流离不慎惠上热病,病情十分严重。医生们为他诊治时,往往处以“檀香”这味珍贵的药材。由于这味药材很稀少,国王便诏令全国民众,希望他们能积极献宝,并贴出1000两黄金的而谢大礼,但却仍没人能够献出。一位大臣告诉国王:“物萨罗国唯大植弥高是贵族世家,藏有万贯室藏,他家或许有。”国王便亲自出马,终于讨来植香2两。王子流离浑身涂满檀香,病果然好了。

可见,檀香不仅被佛教用来雕刻艺术品,也被佛教医学用来治疗疾病。据记载,檀香人药具有理气和胃的疗效。中医认为檀香可治疗心腹疼痛、噎嗝呕吐、胸隔不舒,还可起到消风肿的效果。

沉香:难以寻觅而身价百倍

据佛经记载,沉香在很久前就是一味很珍贵的药材。它生长在海底,平常人很难找到的。有个人曾花了一年多时间找到一车的沉香, 但当他在街上叫卖时,因价格昂贵而难以售出。他看到其他人卖木炭,很容易就卖出去,竞愚蠢地将沉香烧成炭来卖。

其实,沉香并不是佛经上说的生于海底, 也没那么昂贵。 可能在当时I比较稀少的缘故,才被涂上神秘的外衣。

在医药经典的记载中,沉香具有特殊的香气,可人肾脏、脾胃二经,有降气温中、暖肾纳气、益精壮阳的功效。它可用于治疗气逆嘴息、呕吐呃逆、朊腹胀痛、腰膝虚冷、大肠虚秘、小便气淋、男子精冷等症。在佛教中,经常使用沉香作为香药疗法的药物,被广泛应用于梵香中。

瑞香:一嗅烦恼除的灵药

《庐山记》中记载,宋朝时庐山上有位和尚,白天睡在锦绣谷大石上,睡梦中闻到一股浓郁的花香,惊醒后感到十分快慰,就嗅着香气-路寻找,最终找到一种花,便将它取名为“瑞香”。宋代诗人王十明有诗赞日:“真是花中瑞,本朝名始闻:江南梦后,天下仰清芬。”

庐山老僧发现,闻过瑞香后会感到无比轻松,便开始研究起最香的药用价值他发现,瑞香的花、叶、根基都可人药。现代医学证明,瑞香的春气可清利头目,降低血液的凝固性、促进体内尿酸的排量,刘可帐肿痛、牙齿疼痛、早期乳腺癌、坐骨神经痛都有疗效。面瑞香的叶子可治疗面部各种疗疮、慢性皮肤病等:瑞香的根茎也可治疗胃朊痛、毒蛇咬伤、跌打损伤等病况。

柏树子:安神静修的良药

柏树子有安神、祛风、凉血、止血的功效,还有治疗感冒、胃痛、烦躁、吐血的功能。在中医的说法中,柏树有很高的药用价值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树叶能治疗痔疮、血痢、刀伤、蛇伤、烫伤等:树干渗出的树脂,也就是柏树油,具有解毒的功效,还有生肌、清热、调气等功效。

在佛教的医学中,关于柏树子的典故出在《五灯会元》中,有段偈语说,“出没云间满太虚, 元来真相一尘无。重重请问西来意,唯指庭前柏一株”,就是讲述赵州从谂禅师和柏树子的故事。

相传,有人问从谂禅师: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”从途禅师说:“庭前柏树子。”禅宗的旨意在言外,故有“不立文字”的说法,-般来理解,“柏树子”就是境界,从“真谛”看,“境”就是“心”,所以说“柏树子”指的是修行人的心。当柏树子的虚空全部落地时,也就具有了“佛性”。因此,人必须要净心修行,达到“空”,才能消除妄想,达到身心和谐的最佳状态。被人们广泛种植的柏树, 因此也备受僧侣们喜爱, 经常将它种植于寺院周围, “庭前柏子树”的典故也由此而来。

杨柳枝:观音菩萨的法器

在世俗的佛教文化中,观音菩萨经常手持净瓶,里面插着枝杨柳,这实际上就是“杨枝观音”的形象。

关于杨枝观音的典故,在民间传说中有许多版本,但共同点是观音经常以柳枝沾取甘露拂洒人间,消除人间疾苦。其中,最熟悉的要属(《西游记》中观音教活人参树的故事。

实际上,杨柳枝在古印度就是杨枝,也叫齿木,本身就是种药材。《僧抵律》中记载,若口有热气及生疮,应嚼杨柳枝咽之。”看起来,当时的僧人治疗口腔疾病,就嚼杨枝。《陀罗尼杂集》 中也记载了柳树枝能治疗口腔疾病的事,“牙痛咒杨柳枝七遍,嚼之。”(华严经》 中详细说:“初嚼杨柳枝者具十德者:一消宿食,二除痰瘾,三解众毒,四去齿垢,五发口香,六能名目,七泽润咽喉,八唇无破裂,九增益声气,十食不爽味。”

至于柳枝的药用价值,在《灌顶经》中有则故事。据说很久以前,耶黎城遭遇了一场特大的瘟疫灾害,一位年轻的和尚禅提为众生想尽办法,终于保全了很多人的性命。过了29年后,神提见民众安定,便放心地离开。不料,他刚一走,瘟疫又肆虐起来,民众们很想念禅提为他们带来的福祉,便来到他的住处。只见他将杨柳掷地成林,林下还有泉水,人们便折下柳枝洁取泉水酒在病人身上,终于治愈了疫病。

其实,柳树确有着独特的医药价值。《本草纲目》 中记载,它具有祛风,利尿、止痛、消肿的功效。对风湿痹痛、淋病白浊、疗疮肿痛、龋齿龈肿有着独特的疗效。在中医中,柳絮也可人药,治疗黄痘、咳血吐血、妇女闭经、牙齿痛等;杨柳的种子也有止血、祛湿的药效;杨柳枝的皮也可用来祛湿利湿,有消肿止痛的功能。

佛珠:佛门独特的药品

佛珠也称为念珠、数珠,是念佛号或诵读经文时用以计数的工具。据(木格子经》记载,捻佛珠本身就有很多功德,“若欲灭烦恼障、 报障者,当贯木槐子一百八,以常自随若行、若坐、若卧,恒当至心无分散意,称佛陀、达磨、僧伽名,乃过一木糖子。如是,渐次度木糖子,若十,若二十,若百,若干,乃至百千万,若能满二十万遍,身心不乱,无诸谄曲者,舍命得生第三焰天,衣食自然,常安乐行。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,当得断除百八结业。始名背生死流,趣向泥洹,永断烦恼根,获无上果。”

当然,如果佛珠可人药,那么它肯定跟佛珠本身的质地有关。

最初。佛珠是用害提子申成的。这种被称为“无患”树的果实,被奉为拥有超过千信的功德,拥有降鬼神的力量。对医药学来说,菩提树全身是宝:根、树皮、嫩枝叶、果肉、种子都可以人药,具有清热、祛痰、消积、杀虫的功效,此外还能治疗喉痹肿痛、咳嗽,食滞、白带、皮癣、肿毒等症。

在佛教经典中,记载的大多是简单易行的治疗办法。很少涉及复杂的药品。-般比丘患病所用药物也就是1枚果实或1钵牛奶、1点香油而已。在《维摩诘经》就说了段佛祖与牛乳的故事:“是时佛语阿难, 我身中热风气发,当用牛乳。汝持我钵乞牛乳来。”说明佛陀是对症下药的。在(本生经》中也讲述了辟支佛身息疾病。仅仅用了些麻油就令身体恢复健康的故事。可见,在佛教医学看来,人体的身病都不难医治,只要方法得当,用很简单的药物就能治疗大多数的疾病。

佛经故事中记载,善财童子请教文殊菩萨,什么是治疗众生病苦的药物呢?文殊菩萨便让善财童子去取一味不能治病的药材来。善财童子环顾了世界之后,说道:“天下无不是药。”

在佛教医学中,人类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可用来治疗疾病的药物。在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》 中所记载的治病药物,都是身边随处可寻的草木等物。依照佛教的精神看,只要具足生命,就拥有具足的智慧,就能做到最简单的祛除身病、远离病苦的境界。